2011年11月2日 星期三

台灣的唯「美」主義

西方藝術與文學「唯美主義」的興起,是在19世紀末期的歐洲,提倡「為藝術而藝術」,追求形式完美與形式技巧。當代的台灣社會,同樣有一股唯「美」主義的主流,但不是表現在藝術或文學的形式,而是反映在人們的思想與意識之中。

台灣的唯「美」主義,不是追求生活的浪漫,而是追求以美國為主的西方社會價值觀。因此,當代台灣的唯「美」主義,就是追隨「美國」的腳步,「唯美是從」、「唯美至上」,表現在思想、行為、價值各方面,從媒體報導到個人臉書(Facebook)發文,無所不在。

從「維基解密」談起

不要忘記今年9月台灣政壇吵得沸沸揚揚的「維基解密風暴」。「維基解密」爆料,蘇貞昌向當時AIT台北辦事處處長司徒文說,蔡英文不是有力的領導人;謝長廷也曾向司徒文說,蔡英文缺乏連結民進黨支持者的能力。「維基解密」也爆料,另外一邊的陣營,朱立倫向時任AIT台北辦事處處長楊甦棣說,馬英九「非常不喜歡宋楚瑜」、「不會聽連戰的話」。

「維基解密」的爆料,在兩個月前造成兩黨茶壺內的風暴。台灣媒體也競相追逐兩黨內部的矛盾,卻從來沒指出問題的所在:為何政治人物面對美國官員從不設防?俗話說「家醜不外揚」,如果「維基解密」爆料屬實,顯然政治人物在美國官員面前總是「以誠相待」,而且每個要競逐總統大位的候選人,選前總要來一趟美國「輸誠」之旅,可真應驗阿扁的名言:「我是美國軍政府在台灣代理人」。如果「維基解密」爆料是假,那也代表美國人吃定台灣,只要能夠在台灣政局摻一腳,不管編造什麼故事都可以,反正唯「美」主義的台灣人都會相信。

每個要競逐總統大位的候選人,選前總要來一趟美國「輸誠」之旅(網路圖片)
賈伯斯之死,地球停止轉動?

蘋果公司在10月7日宣布前執行長賈伯斯的死訊,引發全世界的震撼。但是台灣的媒體似乎有些反應過度,報紙製作賈伯斯專題,美化賈伯斯其人以及其蘋果王國,甚至發出豪語「台灣何時才有賈伯斯?」電視媒體除了有專題節目之外,還製作廣告短片來哀悼「巨人」賈伯斯之死。不知是不是受媒體氣氛的感染,連續幾天「臉書」塗鴉牆上,滿滿的文字哀悼、紀念賈伯斯。不論是不是蘋果的用戶,也不論此前是否聽過賈伯斯三個字,反正人人都說美國一代巨人的殞落,心情就跟著為之糾結、惋惜、哀痛,彷彿賈伯斯是自己的至親般不捨。

台灣媒體與民眾這般難捨「巨人」的辭世,歷史上大概不多見。第一次應該是1931年台灣抗日運動領導人蔣渭水的過世,台灣民眾自發為他舉行「大眾葬」,送葬隊伍多達五千餘人,綿延數公里。另一次或許是1975年蔣介石逝世,在各機關團體的動員下,據統計蔣氏停靈國父紀念館五天之間,多達250萬人前往「瞻仰遺容」。2011年賈伯斯之死,台灣社會哀痛的氣氛不輸於此,彷彿賈伯斯一死,地球就隨之停止轉動。

賈伯斯及其蘋果王國的成功,其實要放在美國產業的發展脈絡下才有意義,或許如同《立報》10月12日社論〈台灣的蘋果狂想曲〉所解讀的,炒作賈伯斯的死,「其實是台灣產業焦慮的投射」。又或如這篇社論的判斷,台灣人的哀傷,「從創意典範到經營管理大師都冠在賈伯斯身上,似乎這位執行長是正港台灣人。」還是根本因為他是「美國典範」呢?

打破唯「美」主義的思想壟斷

其實台灣社會的唯「美」主義,並不是只有以上所舉的兩個例子,其他諸如將CNN的報導當成國際新聞、把美國選美冠軍稱為全球最美麗的女人,比比皆是。1950至1970年代,台灣在政治軍事上依附美國,1963年台灣完成依附性工業化,台灣的社會性質成為美國基地化、附庸化。〔註一〕因此,台灣社會的唯「美」主義是有其政治經濟學的線索與結構可循。

台灣從政治、軍事、經濟,再到民眾的思想、意識形態,都是高度的唯「美」主義,而伴隨唯「美」主義同時誕生的就是「反中」與「反共」,因此陳映真說「冷戰尚未過去」。也如同陳映真所批判的,「今日在台灣的進步圈中,卻明顯地缺乏反對和批判美國與日本帝國主義的思想認識。他們對於反帝、民族解放的課題表現得漠不關心,他們說民族主義狹隘、保守,他們吝於討論反對台灣獨立,他們憚於主張民族的民主與自主統一。」〔註二〕

只要唯「美」主義繼續壟斷台灣民眾的思想,「左眼」無法張開,冷戰的陰影將會持續覆蓋在台海上空,我們的社會更是因而缺乏了前進的動力。


〔註一〕鄒議(陳映真),〈讓歷史整備我們的隊伍〉,《左翼》,第5號,2000年3月,頁3。

〔註二〕石家駒(陳映真),〈台獨派.皇民遺老和日本右派的構圖〉,《左翼》,第14號,2000年12月,頁20-21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